[回到版面]
回應模式
名 稱
內 文
附加圖檔[] [] []
類別標籤(請以 ,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)
  • 可附加圖檔類型:GIF, JPG, JPEG, PNG, WEBM,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
  •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。
  •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、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
  • AA可使用 [aa][/aa] 防止變形
  • 鬧板、攻擊性發言、煽動性發言請無視(回應者也無視),並使用del向管理員回報。

檔名:1719714397949.jpg-(49 KB, 1080x1097)
49 KB
無題無名2024/06/30(日) 10:26:38.265 ID:lMbRpP.INo.24722693del
很多時候,真相其實是「我不知道」。

愛智者

初學心理治療,總覺得那是什麼神奇的東西。名詞越多的越覺得威猛,分析個案時越覺得自己是孔明算命。

實習兩年,迷上客體關係理論,一種精神分析的進化種。神是神了,但最後半年總覺得它將人性簡化得厲害。

Selfobject、libidinal object、external instinctual object,各種object運用得不亦樂乎。

分析起來當然也可以很複雜,但多數時候人是很簡單的東西,幾條人性的規則就說明了幾乎一切。

佛洛伊德講的投射,阿德勒講的自卑與權力,榮格說的陰影與兩極。不是全部,但差不多是。

其餘的,大概在於怎麼做人,而不是怎麼運用文字。

個案會因為你的可愛有趣,你面對他時表現出來的激動跟感動而開心,因為他知道你真的愛他,而且準備好聽他這個人說話。

而不是因為你很會拉岡、榮格、德勒茲、還是object,我後來漸漸意識到這個。

而且多數學生都不喜歡進諮商室這個小房間,因為那意味著講那些話是羞恥的,意味著他必須獨自面對一位專家,意味著他與這間學校的每個人都隔離開來。

他們希望自己是校園內的一分子,他們不需要為自己接下來想說的事情羞恥,不需要覺得自己是異類,必須關在房間裡面對專家的分析。

會有想單獨談的學生,有的,但半數以上不是,他們是被我們引導進去的,整個引導的過程你只要肯張開眼睛,就會發現他們感到很尷尬,覺得自己是作錯事的孩子。連大人都是。

原來這個過程本身就可能羞辱當事人。

因此我主動問他們:你想單獨在裡面談,還是跟我在外面邊走邊聊?

我越意識到這個,越意識到整件事在於我們是把諮商想成一種專業的「儀式」,還是專業的「助人」?多數人會無意識地把這兩件事劃上等號,少部分人嘴巴講後者,其實做的是前者。

如果把它當成助人,那就要知道對方是一個人,人或許會假掰、會扭曲、會有所隱瞞,但無論如何,他或她因為某件事沒走出來。

不要因為人會假掰或扭曲就急著分析他,那會讓你變得很討厭。

也不要因為人性有假掰或扭曲的部分慌忙地就背誦更多的名詞,那會讓你看起來先是很焦慮,後是很自大。

那時你真正在做的是用知識對抗個案,其實他們都知道。因為他們會寫信跟我說,感覺被某某人諮商的時候他看起來很滿足,露出淺淺的全能的微笑。

啊離題了,我真正要說的不是別人,是我自己。

因為我當年可是背誦object的專家,號稱潛意識的火眼金睛,現在我確定,其實那比較是我的妄想,源於對自卑心態的克服,滿足自己對成為一位「專家」的白日夢。

是說關於這樣的知識我現在忘得也差不多了,我現在只會要學生陪我看看雲,看看籃球場,還有草地上的灰色小蝴蝶。

偶爾他們嫌蚊子多,我們就進諮商室坐下來聊,我既聽學生聊過去,也讓他多聊一點未來。從各種跡象來看,我已經成為一個很不專業的心理人員。是以這三年都未再自稱心理師了。

如果還有看到我用這個頭銜,通常是出版社出於習慣幫我掛上去的,我本人早已不用。

要知道,人不是只有假掰與扭曲的那一部分,也有很真摯、很疑惑的部分。個案是這樣,治療師也是這樣。跟人格面具保持一點健康的距離吧!別真以為自己是個法官,可以斷定誰的是非對錯。

很多時候,真相其實是「我不知道」。

我不知道。所以就別裝作我知道了,我知道的只有object,但你不是object。我喜歡研究榮格是我的事,但你不是榮格,我還是要從零開始認識你。

我自己的中年之路如果有什麼想特別提的,應該是這個,我的暫時性人格,我的第一成年期,為了獲得專業的人格面具,就搗鼓了這些有趣的事。

作家鄧九雲,歌手莊娟鶧(小球)、金鐘司儀歐馬克,他們的第一成年期又經歷了什麼事呢?記得一起來「致我們的中年」線上講座,我們線上聊了~(均提供錄影回放,報。名。請見。留。言)

#理解黑暗心存光明
#致我們的中年

🎈今天下午2點,我跟作家林達陽也會在高雄電影館和大家一起看電影(超難搞先生)+現場座談。快來!讓我們陪彼此度過快樂的一天~(報。名。請。見。留。言)

【刪除文章】[]
刪除用密碼: